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小沙河215号
联系人:陈老师 董老师
招办电话:400-098-1995
E-MAIL:bjxy1995@126.com
您所在位置: 主页 > 校园新闻 >
联合办学:祝贺河北宽城县教业教育中心与我院成功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2012-06-13 16:08 未知

      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成功招录我校47名航空学子之际,我们北京新亚学院又成功与河北省宽城县职业教育中心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这是双方校长等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考察结下的联合办学的初步成果,标志着我院在“以联合办学为主导,以优质就业为根本”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

      2012年6月11日,河北宽城县职教中心李校长等领导来到我们北京新亚学院,在与我院董事长、院长崔明宇等主要领导交流以后,双方联合办学签约仪式正式开始。从今以后,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各项工作按照部门进行对接,双方院系开始共赢式发展。其根本目标只有一个:合力培养民航服务专业、3G网络通信技术专业、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和语言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上岗。其基本任务区分是:由河北宽城县职教中心的中专(技)的学生选送到我们北京新亚学院接收系统的、三年全日制大专教育,由我们北京新亚学院负责将选送的学生推荐到民航、大唐移动、学前教育等专业对应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我们北京新亚学院与河北宽城县职教中心都是办学规范、对学生认真负责、社会口碑比较好、招生与就业出入口比较旺盛的专业技术学校,都是经过国家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合的优质学校。相信,经过双方合作与努力,将开启“以就业为龙头,以育人成才”为目标的办学新局面。在此,祝贺河北省宽城县教业教育中心与北京新亚学院联合办学签约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我院董事长、院长崔明宇与宽城职教中心李校长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我院主要领导陪同宽城职教中心李校长等领导参观我院校园环境等实验实训设施

我院主要领导与宽城职教中心李校长等领导在我院合影留念

 

 

附:宽城职业教育中心简介

    

打造职业教育精品  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 宽城职教中心建于1993年4月,是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广播电视大学及各种长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学实体。学校占地75亩,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建有4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藏有图书近5万册,建有微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语音室1个,电子电工、钳工、焊工、林果、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15个,校园网覆盖全校并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在籍学生人数1920人,教职员工163人。学校开设了电子电工、机电、冶炼、林果、计算机、会计电算化6个专业,拥有国住通用机械厂、化皮西岔沟果园、承德盛丰集团、承德兆丰集团、承德天宝集团、京城集团隆城钢管厂等六家实习实训基地。几年来,该校以其规范的管理、雄厚的教学实力、灵活的专业设置、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市安全防范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先进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2007年该校通过了“省重点” 评估验收,跨入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一、更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渠道

      宽城职教中心顺应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赋予办学思想以新的内涵:2003提出“科学定位、明确目标、强化特色、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2006年提出走“内涵发展,外联扩延”的发展道路;2009年提出“办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必须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根据本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该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广泛开展联合办学,突出人才输出工作,使办学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职教的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1.依托企业,共建精品专业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校企“联姻”。该校始终坚持专业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培养的专业人才必须真正能为当地企业服务,以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学校把计算机、机电两个专业确定为骨干专业。在加大专业实习、实验设备资金投入的同时,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把大批如钳工、焊工、电工等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推向企业,吸引了如承德兆丰钢铁集团公司、承德天宝矿业集团公司、承德京城矿业集团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参与学校办学,使“办学指导委员会”规模进一步壮大。

      二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发展方向。该校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冶金行业,深入各大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企业新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2007年以来,该校与河北现代冶金工业学校联合举办了钢铁冶炼专业,开设了炼钢班和轧钢班,炼钢和轧钢专业的开设对该校骨干专业群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实行订单培养,大力开展联合办学

      学校针对社会上钳工、电工、焊工、车工等专业技术人才大量匮乏的实际,及时与各大企业接洽协商,抓联合办学,走“订单培养”之路。通过向企业推出专业菜单、展示培训能力、推荐优秀毕业生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合作,从而达到招生—培养—实习—就业一条龙目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紧密结合。目前,该校已与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非常稳定的合作关系。自2007年该校与河北现代冶金工业学校联合举办钢铁冶炼专业以来,共招生216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均全部安排到钢铁企业参加工作。同时该校还积极挂靠高校,广开联合办学渠道,扩大联合办学范围。先后成功与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地高校和承德职业技术学院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开设“3+2”大专班及数控机床、船舶制造与维修、焊工、钳工、电工、手机维修、茶艺、酒店管理、纺织、美术等多个专业,学员就业形势良好。

3.以优质服务为保证,加强各类长短期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短缺技术人才培训工作。该校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开办钳工、焊工、电工、计算机等短期培训班,对初中流失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外出务工的就业能力。

      二是积极与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农业银行等部门合作。开设财会、计算机等培训课程,对在职职工进行技能提高培训。

      三是密切同县内各大企业、行业协作。对企业内电工、焊工、尾矿工、绞车工、矿山开采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县保安公司联合开展保安员岗位专业培训。2005年以来,该校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600余人。

4.搞活人才输出,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注重人才输出工作,多次派人到京、津、唐、秦皇岛等地,对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调研人员走学校、进商场、下企业,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几年来,该校与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地13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向外地输出毕业生2100多人,输出人员月薪均在1800元以上,有的还当上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还有的去韩国等地进修学习。

5.送教下乡,稳步推进“双带工程”

      学校积极实施农村“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在全县乡镇成人学校建立链锁式培训网络体系,在4个乡镇建立了5个培训教学点。两年来共招收“双带工程”学员619人。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按《河北省教育厅新农村建设“双带工程”实施方案》规定的标准把关,认真考查学生的入学资格,确保“双带工程”生源的质量;在学生管理上,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和学生守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学生管理办法,辑印成册,发到每个学员手中,同时还建立了科学、严密的考勤和实践课制度;在教学管理上,制定了种子生产与经营、食用菌、农村电气化技术等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课程实施细则,突出本土性和实践性;确定了教学点负责人并选派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各教学班班主任,建立了教学班班级管理制度并成立了班委会,为教师及时进行面授辅导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抓内涵,练内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2006年该校出台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对现行专业进行了第一轮课改,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技能训练课五大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删减模块中的知识内容,做到文化课满足社会需求和专业需要,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课,专业课注重实用性,技能训练课达到企业需求和国家规定的技能标准,使专业训练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2008年,该校对各专业又进行了第二轮改革,重点是加强骨干专业的课改,初步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综合化及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初步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县城经济发展紧密链接的目标。

2.锻造一流师资队伍

      拥有一流教师,才有一流人才。几年来,该校通过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举措,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一是实施“二、五、七”培养计划。即通过加强业务学习、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教研活动、举行教学比武、实施业务考核等多项措施使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二年成为胜任本学科教学的教师,五年成为校、县级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市、省级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为其发展提供机遇、搭建平台。二是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重点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岗位培训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突出解决好教师学历达标、岗位不达标问题。三是建立了专业教师外派进修学习的制度。加大了对“双师型”教师和“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培训,特别是“一专多能”目标的提出,对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四是推行“双证书制度”。即专业教师必须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专业技术等级以中级工为起点,直至达到技师和高级技师水准,以此作为评职晋级的硬性条件。五是聘任工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强化实践技能教学,教师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目前,在专任教师118人中,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占96%,高级职称32人,占27%,中级职称的65人,占55%,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4名,“双师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3名,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实效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3.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突出实践技能训练

      一是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制定《教育管理细则》、《教师量化考核标准和实施办法》、《教师教育目标责任书》、《教师上课制度》等多种规章制度,从教学环节、教学目标、考核要求、评价标准、出勤纪律等多方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通过督导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渠道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随机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二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优秀课件制作、优秀论文评选、优质课评比、专业技能比武、课题立项与申报等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研训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是充分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一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加强专业实验室、实习车间、校内实习基地的硬件建设,并购进大批实习、实训材料,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另一方面,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从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鉴定考核、实习管理等方面加以科学规范,保证学生实习时间充足、实习内容丰富、专业技能过硬;在企业顶岗实习方面努力做到四个确定:即定专业、定内容、定岗位、定师傅。

三、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狠抓“两个工程”建设

      为把科技信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该校选派专业教师组成帮扶小组,在搞好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举办培训班、利用集市进行技术咨询、定点指导、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授防治果树病虫害、苹果套袋、板栗树嫁接与修剪技术、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疏花疏果,家畜饲养与繁殖等科技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以来,该校大力开展“阳光培训”和“扶贫培训” 工作,以各乡镇初级职业中学为依托,建立了如板城、孛罗台、亮甲台、汤道河等20多个培训点,开设了机电维修、果树栽培、劳动安全、就业技巧等培训课程,完成“两个工程”引导性培训7530人,技能性培训1475人,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800多人。

四、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该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先后投资170多万元建计算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室1个、钳工、焊工、电子电工实验室各一个、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实验室9个;先后投资120多万元添置计算机260余台、新增图书20000册;投资60万元筹建了校园网、校园网站、电子备课室;投资18万元新建男女排球场两个,硬化路面3000多平方米。随着县职教中心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实习、实验、实训场所不足和住宿条件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为破解制约职教中心发展的瓶颈问题,2007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下,投资550万元的综合实训楼和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破土动工,历时一年,于2008年9月综合实训楼和学生宿舍楼即正式投入了使用。2007年10月,板城分校回迁至职教中心;2008年11月汤道河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布局调整。职教中心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为更好地开发新专业、增加实践教育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紧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该校立足新落成的综合实训楼,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实习、实训设备的硬件建设,并积极申报“装备制造与冶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目前,该申报项目已被列入省教育、财政、劳动保障厅三年规划项目,并且将提前落实项目建设资金120万元。

五、抢抓机遇,积极争创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县政府开始建设北局子教育园区,总投资近1亿元。职教中心在教育园区内与县一中、县民族初中、县教师研训中心共建共享,独立拥有校区12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共享综合服务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有教学区、生产实训区、运动区、生活区及综合服务区。设计学生规模2500人,预计2010年10月投入使用。依托新校区,对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体系标准,该校以改革和创新职教模式为动力,以提升职教基础能力和教学质量为重点,在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骨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规范教育教学与德育管理等各个方面出台新举措,全面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争创工作,力争在2011年跨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立志、自强、勤奋、成才”的校训昭示着宽城职教中心的校园精神和育人思想,“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的教育格言激励着莘莘学子们锐意进取。今天的宽城职教中心正以严谨有序、积极向上的校风,爱生乐教,务实创新的教风,乐学博习,精思躬行的学风,乘势而上,再攀高峰!   

    

 


2014年度,北京新亚研修学院开始全面招生,如果您对航空专业兴趣,请您详细填写以下信息,以便关于培训的任何信息我们能第一时间告知于您!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400-098-1995/010-66366946/48/66366843/66366900
* 姓名:
学历:
性别:
年龄:
*电话:
QQ:
报考专业:
籍贯:
备注: